《雨屋》(Rain Room)
當代科技不再冰冷,具備了人性,更多了幾分詩意與貼心。
《雨屋》(Rain Room)是蘭登國際(Random International)工作室,於2012年所發表的作品。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(Barbican)、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(MoMA)、上海余德耀美術館、洛杉磯郡立美術館(LACMA)和釜山MoCA美術館皆曾展出。
這件裝置作品藉由光線、水、聲音與科技結合,將大自然帶進藝術的白盒子,反轉記憶中對下雨的認知。藝術家在展場的頂部安裝精準的動態感應裝置,可偵測物體的活動進而控制上方的水流量,使觀眾可盡情地享受在雨中漫步的愜意,卻不被雨水淋濕。
除了嶄新的視覺經驗外,《雨屋》更帶給我們一場哲學性的洗禮。光線帶給物種的影響往往超出我們的想像,好比節慶的煙火、演唱會的螢光棒、黑暗中的營火蟲等,總是能深深吸引著我們的目光。
《雨屋》在昏暗的空間安排聚光的燈源,將我們的注意力靜止在發亮的雨水上。在一項研究中指出,黑暗使我們與周遭環境的連結弱化,因此觀眾將所有的關注與感知拉回自身,那一刻,我們只屬於自己,並將所有的夢想投注在這場不會被淋濕的大雨中。
在一段余德耀美術館館長余德耀的訪談中提到:「你進去聽到的都是下雨聲,看到的是燈光、線條,好像忽然間到達了不同的空間。你會很彷徨、很興奮,它會讓你感覺永遠找不到路、會讓你回想人生的目的是什麼,可能改變你整個對人生的態度、感官認識、和對生死的思考等等。」
今日科技與藝術關係早已密不可分,藝術作品《雨屋》將先進的偵測科技帶入藝術中,為觀眾帶來仿若夢境的詩意場景。而SYR則是將精準的科技帶入日常生活之中,漏水保護裝置藉由物聯網控制的先進技術,可準確的偵測到住屋處的漏水位置,更可立即的控管止水,為生活帶來了安全更多了一份貼心。